許多腦中風的個案,會把走路時不使用拐杖,當作復健的終極目標!
這目標其實是很好的,因為當復健沒有目標時,很容易感到乏味、無趣,並在遇到瓶頸時容易放棄!
但是要小心「呷緊弄破碗」!
正確走路沒練成,反而導致代償動作產生、跌倒風險增加、肌肉酸痛以及走路耗能等副作用產生!!
過往有一些個案會抱怨膝或髖關節痛,有些起因也是因為太早丟掉柺杖!
因此丟掉柺杖前,請再想一想!!
第一想:下肢肌力與肌耐力完備了嗎?
走路最重要的就是下肢肌力與肌耐力,有些人有肌力但肌耐力不夠,這樣的情況下,即使放了拐也走不遠,導致放掉拐杖的意義不大!
第二想:重心轉移,會了嗎?
個案會不會重心轉移,最簡單的觀察方法就是-錄影,從正面或背面皆可,請個案走直線,在影片裡從頭往下畫一條直線,觀察左右兩邊軀幹與肢體承重的比例是否平均,若兩側承重比例差距過大,則完全不建議放拐,因為放拐後,個案可能會更加把重量放在好邊(心理因素或是生理因素皆有可能),這樣也沒有放拐的必要性,單側承重過多,有機會導致好邊關節日後產生疼痛,或是退化性關節炎!
第三想:心理建設完成了嗎?
前面提到個案可能在放拐後把身體重量都放在好邊,有些時候肌力與肌耐力皆已完備,重心轉移也會了!但就是走不好,其中原因有可能是心理在作祟,對自身狀況不信任或是心理上過度依賴拐杖!這樣都有機會導致放拐失敗!因此心理上有些罣礙時,不仿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!讓復健更加完善!
放掉拐杖前,可以再想一想!
並與治療師討論,以免日後要花更多時間,去改掉代償動作!
劉貞志 物理治療師,粉專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cliupt
長照復能指導、腦中風復健、術後復健
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治療碩士
企業政府教育講座、照服員教育訓練講座
講座/課程邀約、諮詢、行銷合作邀約,洽詢管道:goodjay35@gmail.com